Back
大卫·格雷伯, 大卫·温格罗: 人类新史 (Chinese language, 2024, 九州出版社) No rating

🌟入围奥威尔政治写作奖决选名单

🌟《星期日泰晤士报》《观察家报》《BBC历史》年度图书

🌟入选《科克斯书评》2021年度好书榜、亚马逊2021年度好书榜等各大权威图书榜单

→《债》《毫无意义的工作》作者格雷伯最具野心的重磅遗作

→挑战《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背后 的基本假设

→直指大历史研究真正应当关注的问题:人类为何会从曾经的灵活陷入如今的僵化,而改变的希望又蕴藏在哪里

🐾

内容简介

思索人类社会的命运时,我们总会借助大历史的广角镜头。可耳熟能详,甚至被默认为公理的人类发展叙事——从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小游群到现代民族国家,历经“农业革命”“城市革命”“国家起源”等关键节点——真的反映了事实吗?《人类新史》向我们揭示出,这或许只是一个现代版本的起源神话。

两位作者追本溯源,发现上述理论其实源自18世纪美洲原住民对欧洲殖民者的批判,以及欧洲人做出的保守反击。随后,作者们综合考古学和人类学等领域近年来涌现的突破性成果,展示了人类实际上有过怎样多元和流动的社会组织形态,历史的道路又有过多少分岔与并行。重新理解人类的过去,重新发现人类本就拥有的其他可能性,或许也能赋予我们新的思想资源,去想象一个更具希望的未来。

🐾

编辑推荐

◎ 全球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获得国内外学者一致推荐 …

的确,按照我们的标准,一个觅食者看起来或许非常贫穷,但是采取我们的标准显然是非常荒谬的。“丰裕”(abundance)不是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它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轻松获得他认为要过上幸福舒适的生活所需的一切。萨林斯认为,按照这些标准,大多数已知的觅食者都很富足。许多狩猎-采集者乃至园耕者,似乎每天只花费2~4个小时从事一些可以被视为“工作”的事情,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他们的需求是多么易于满足。

人类新史: 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 by , (Page 110)

想今后成为一个「赛博觅食者」,每天花个几个小时赚够买了面包和水加点时尚小垃圾的钱就开始干自己的事了,诶,又在幻想了……